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赵一凡教授莅临我院作“中国未来在西南”学术讲座

发布日期:2022-09-01 浏览次数:

826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赵一凡教授莅临我院,在明德2号楼108报告厅作了题为“中国未来在西南”的学术讲座。外国语学院院长冯智文教授主持本次讲座,原一川教授、郝桂莲教授等学院教师及在读硕士研究生共同参加了本次活动。
  讲座从赵一凡教授20227-8月在湘黔滇桂地区的考察情况谈起。他首先回顾了11年前抵昆考察时的艰难险阻:考察地的山高路险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和挑战,云南当地友人的帮助保障了考察的顺利进行,也由此和他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近年来,赵一凡教授结合调查实践,一直致力于撰写两部重要的学术著作:《西部国情考》和《中国与美国》。二者都有一个绕不开的议题——中国的西部调查。对此,他详述了此前三轮西部考察的研究计划和实施情况:20113-6月(为期3个月,以海口为起点,经广西、贵州、云南和川西北,进入西藏、青海和新疆);2013-2017年(为期4年,考察对象为中国西部12省区中最偏远的“贫困口袋”,即:现代化进程中由于偏僻、孤立而长期被专家遗忘的极端落后地带);20218月至今(经新疆、青海、甘肃,进入云南)。
  赵一凡教授还分享了他在最近一轮考察中的新认识和新思考。结合史料和实地考察,他同意竺可桢先生“华夏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之初步研究”中的核心思想,即:气候变化是左右历史进程、改变中国国运的巨大潜在力量。以此为视角,赵教授对温铁军教授关于“中国未来30年发展方向”的有关论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第一,中国西南地区的区位战略优势及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有利于中国今后10-20年的加速发展;第二,回顾历史,汉武帝时期就曾有过光复云南、军屯贵州、统一大西南的宏伟战略目标;第三,着眼于未来,东方文明本就蕴含着一种压倒西方的空间优势,而云南的高山、森林、湖泊、乡村等都是适合未来发展的显著优势。最后,赵教授强调,许多国外的汉学家曾对中国的人文历史进行过不少研究,但大多无法贴近中国的发展和实际;因此,中国的学者应更加躬身考察、力求真实,也希望云南师范大学的同学们能够做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彼此滋养。
  在问答环节,赵一凡教授详尽解答了我院师生提出的问题。在互动环节结束后,主持人冯智文院长和原一川教授都表达了对赵一凡教授的衷心感谢,并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赵一凡教授能再次带着新的考察成果莅临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给我院师生带来又一场学术盛宴。

主讲人简介:赵一凡教授,江苏盐城人。文学硕士,史学硕士,哲学博士。1968年下乡插队,1970年入安徽大学外语系,1981年中国社科院研究生毕业,1989年美国哈佛大学毕业。1986年回北京工作,历任社科院外文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博士生导师,美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著有《美国文化批评》、《欧美新学赏析》,主持翻译《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美国历史文献》、《爱默生文集》、《美国赖以立国的文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