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逻辑学会语用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云南师范大学语用学研究与发展基地协办的“2022全国语用教学研讨会暨第十期语用学研修班”于11月26–27日在云端成功召开。受疫情影响,会议采用腾讯会议和Bilibili在线直播的形式进行。据不完全统计,累积共计1000余人参与线上会议;来自全国五湖四海的学界同仁相聚云端,交流互通,盛况依旧。会议伊始,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冯智文教授致欢迎辞,表达了对各位与会人员的热忱欢迎和对本次研讨会的热切期待。随后,中国逻辑学会语用专业委员会会长陈新仁教授向会议承办方表达感谢,指出了中国语用学人近几年在国内外学界所取得的进步和发展,随后宣布大会正式开幕。
主讲专家们为本次会议贡献了精彩纷呈的学术报告。11月26日上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冉永平教授从大会主题“语用学研究的继承与创新”出发,梳理了人际语用学研究的对语用学传统的继承和发展,阐明了人际语用学研究本土化和国际化的重要意义。东南大学刘东虹教授的“语用论辩理论中的言语行为研究”强调语用论辩的核心是通过论证性消除意见分歧,语用论辩模式可以在修辞学和语用学两个属性上进行拓展,进而更有效地解释讨论性话语。辽宁师范大学姜晖教授从语用学对说话人意图表征形式选择的关注不足入题,从元语用意识的元认知、元表征和元交际三个视角分析了说话人意图的表达和推理,从而深化了此前对话语意义、议题和交际互动的解释。南京邮电大学袁周敏教授则着眼于政务微博的机构话语,在语用身份理论的框架下,结合高频词、主题词、前后语境、搭配关系等语料库分析手段,探析了政府机构的语用身份如何得到正面地建构。
11月26日下午,大会设有五个分会场,共进行39场小组报告,主题分别为“多模态互动话语研究”“二语语用研究”“社会历史文化语用研究”“语用翻译研究”和“语用与认知研究”。学员们通过分享自己的研究和见解,并就有关议题和点评专家讨论、互动,收获颇丰、受益匪浅。同济大学黄立鹤副教授、辽宁师范大学姜晖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夏登山教授、南京邮电大学袁周敏教授、浙江工商大学朱武汉教授、云南师范大学彭庆华教授对各分会场的小组报告作了细致的点评,为学员们提供了中肯的建议。
11月27日上午,主讲专家们精彩的学术报告继续进行。中国社会科学院方梅教授作了题为“汉语自然口语中的引语:形式与功能”的主讲报告,从以往汉语研究对引语代入方式的研究局限入手,从引导语编码形式的差异中探寻言者的互动意图及其对引述内容的态度;并通过引导句的有无,发现其中特定的互动类型偏好。随后,哈尔滨工程大学毛延生教授的主讲报告则立足于语用学研究的对象、视角和方法,探讨了其中的“继承”和“创新”问题,通过多个案例分析阐明了语用学“继承之守”与“创新之攻”之间的互补性。中国科学院大学曹笃鑫副教授关注Sperber & Wilson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的争议,把它置于格赖斯语用学传承发展的大背景下,分析该理论的基本观点、主要思想和理论创新,最终考辩其理论归属问题并作出系统解释。云南师范大学彭庆华教授则基于“保护和促进世界语言多样性”的全球时代背景,尝试为云南哈尼族的双语和谐使用及其良好的母语传承提供语用学证据,旨在从语用学角度探寻少数民族活态传承的成因与机制。
会议闭幕之际,中国逻辑学会语用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何刚教授对本次研修班作了总结发言。他对参与本届大会的专家和同仁给予感谢,同时展望语用学的未来发展,对年轻学者寄予厚望,鼓励他们不断推陈出新。最后,他宣布本次会议顺利闭幕。
主办单位:中国逻辑学会语用学专业委员会前身是中国语用学研究会(英文名称是China Pragmatics Association,缩写为CPrA)成立于2003年12月。本学会是由语用学习者、工作者自愿组织的社会学术团体,接受中国逻辑学会、社团登记管理机关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独立运作,秘书处设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本学会旨在推广语用学研究成果,推动语用学理论及应用研究的发展,促进语用学学科建设和人才成长,为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的繁荣做出贡献。本学会致力于打造成一个“服务型”、“创新性”、“国际化”的一流学会。